信仰缺失

王八办走读 鳖不住校了

我为什么要出去?对于高中的我,他觉得出去就能避免被卷死。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我开始考虑别的现实:如果你反卷,你为啥要出国读研?你可能要用非常多的时间精力熟悉当地语言文化法律,更不用提工作,不卷的薪水不高,薪水高的也卷。更要命的事,现实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有可能比不上国内新一线城市,当你一边省电不开空调一边考虑自己今天到底要不要多吃一个面包,你就会觉得可能真的没啥差别了。

思来想去,我觉得我个人对于反卷的态度,是由于我的能力不够,学习能力有限的基础之上的。学习能力不是你多快理解一个概念,而是你多快能把工具发挥到平均水平,编程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你学的语言多,但是做的项目少,自己的能力是绝对不够的。偏偏最要命的就是,这一切的一切,还很有可能是在学校课外挤时间分配出来的好不容易得到的,所以年轻的学生很有可能觉得自己劳无所获,毕竟你的能力不在线嘛,给我设计图两天出页面能做到吗?勉强,那么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你就是很难找到工作的人。

我觉得真的很奇怪,也觉得很困惑甚至很愤怒,信息时代人们的视野和格局都打开了,为什么能力反而没有有效的提升呢?相反,在人工智能发展之后,很多小白甚至失去了话语权。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挑战是更加严肃的,我认为一个刚从高考里毕业的孩子,他有从职业技能到社会认知和个人素养的多方面发展需求。很不幸社会的进一步分工化是没有办法让人全面发展的,虽然互联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同时竞争也变得更加普遍了,曾经罗马帝国人和汉王朝人可以在罗马和西安各自找到一份工作还互不干扰,现在这俩人很可能要通过kpi竞争来提高生产力了

那么幸福在哪里?我们反卷最核心的目的是为了生活能够找到合适的生态位(利基位),从而为幸福生活留出合适的时间精力基础。而现在我既看不见这个生态位,又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够这个位置

—-《能有所获》

我看到功利的欲望,看不到积累的力量。

如果上个学期没有这样的失败,我觉得可能一切都会不一样了吧。为什么这样的灾难要降临在我的头上?要知道我既找不到实习课内也没考好的前提是我良苦的用心啊。

准则派不叫停,我不知道第十五周的下场是什么,但是他叫停了,我的暑假的灾难就开始了。

你想要获得什么?

如果在红海野望里边你表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不被裁员,那么在公司混乱中,你是用自己的手腕和嗅觉保障了自己工作的稳定,你打了一个月的游戏就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这种行动十足的违宪了,你在打游戏的时候,你很清楚无论是提前准备托福还是花钱去学黑马程序员都比这强!何况你的学习能力是有限的,我不可能不知道你这样的行为的后患有多大?

但是他们完全可以表示无辜,因为没有找到实习,是你次元派和中央派的失职,西学派和准则派没有必要为他们的失职背锅!

法不责众啊,所以这个事情出来之后谁都不能问责,但是谁都不承担责任,反而让大家陷入了迷茫,未来的道路,谁有资格打保障呢?也就说失败影响了我的思考。

聊聊现状吧,次元派被拆了,中央派摆了,准则派和社运派苟在一起,因为指控润人理论让西学派的工作荆棘遍地,还有一个半死不活的法商派,他吗的我的经济要玩完了

—-《派系林立》

我的理想明明只是有个家庭,有个老婆和孩子而已,为什么越来越复杂了啊喂,我想和我喜欢的女生组建家庭,但是又不行,最后搞来搞去都是你妈南辕北辙。最操蛋的就是,我现在还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公共政治议题是好论题,但是对于我的人生来说不是好问题。哪有靠着宏观经济学找工作的,这不是大炮打蚊子吗?

—-《独特位置》

法商派一直救不起来,并不是因为一直没有盈利,而是因为拨款不够。

听上去有点时间崇拜,但是话糙理不糙。

我们先从理论知识入手,然后进一步涉及我们的成长经历。《富爸爸穷爸爸》里面指出,工薪呢本质上是赚不到钱的,就像老鼠赛跑一样,为了吃一块小小的奶酪而不断地寻求赛跑的胜利,那么最后个人财务就掉落到“不断工作来偿还生活带来的债务”的这个怪圈里了。而《小狗钱钱》指出,投资者你本身不需要太多的投资技术,但是你一定要有投资的意识。(还有一本唐朝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但是技术分析我都忘了差不多了)《聪明的投资者》也指出,就算只依靠债券和银行利息来获取投资收入,一个不够聪明的人在能够意识到自己不是“聪明的钱”,那么他就已经在他这个阶段的投资者之中能够取胜了,至少你不会被噶韭菜。(老外也讲过,比起努力工作,找到合适的生态位更重要)进一步的,我们又读了曼昆的两本经济学,对于供需关系、劳动生产以及外汇利息等等机制有了一定的理解。我们最后一本《置身事内》,讲述了权力运行逻辑以及包括特有的地租金融的机制。

我们讲了这么多理论,是证明一个只靠定投工商银行或者定投易方达的消极投资者,没有什么不好的,而且对于一个时间不够自由的大学生,对于一个不太有活力的市场(sb)来说甚至刚刚好。但是为什么我们总认为法商派不行了呢?

因为没有时间拨款,还有一个原因就算它本身因为没有活水(比如积蓄或者收入)进来,导致他的力量也很薄弱,毕竟没有新钱进来,要么各种捯饬(亏了呗),要么就是躺平不动了。加上第二点一直找不到工作和收入源,对于在不当决策和不良市场亏过本的学生来说,心理打击可不小。

但是法商派并没有死,就算亏本了,财会专业的一些富哥还会保持长期学习,一方面这是他们专业,另外一方面如果没有兴趣没有背景,他也不会选这个专业了。我相信就算他们未来赚了钱,估计也和他们长期学的各种技术分析和各种理论课程没有太大的关系。你水平再高能保证自己只赢不输吗?不能。但是你长期的练习和学习,保障你能够接受实时信息,能够即使灰头土脸了灰心丧气,也不会脱离核心圈,假设有一天时运来了,该能盈利还是能盈利的。

所以说最可怕的不是一时的失利,而是因为失利而一瞬间失去了信仰,失去了方向。我相信未来我的朋友肯定有不少人找到了工作,有人考上了研究生,但是我大概既找不到工作又考不上研,工作上已经长期脱离了前端的学习圈,那么就很难再抓住机会了;考研上根本时间就不够。

而恰恰对于中央派来说,最难受的不是失利,而是失去信仰。hi工大绿点没进去,谁大声叫唤了吗?社交运动也找不到朋友,谁大声叫唤了吗?转型运动后来老师联系不上了,有人大声叫唤了吗?找不到实习,有人大声叫唤了吗?恰恰是工作室解散了,伍正艺去日本旅游了,瞬间感觉自己失去信仰了,然后准则派终于暴动了。

当然连败也是很折磨人的,连败最折磨人了。想进没有动力,想退会自我厌恶,想换条道路有沉没成本,想来想去最后还是雨静叶浮,但是雨静叶浮产能又不够,算是煎熬当中最好的手段,但同时也是不太能自救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