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调整

我想起来高中陈翀讲的话了,你觉得自己被支配了,那也只能催眠自己“喜欢”做这些事,谁让你他妈到了这个人生阶段?谁让你他妈是高中生?谁让你他妈生在中国?你有爹,你就可以直接脱离应试教育体系,你有天赋,你稍微可以减轻一点点学习方面的痛苦,你有种,你就用你的铁头对着应试教育体系的墙去撞一撞,看看到底是头铁还是强硬,看看到底是海阔天空还是头破血流,看看到底是抑郁退学还是垫底辣妹。你去试呗,反正撞墙和学习一样的疼。

—-《铁头乱撞》

你就算再菜,也得搞个40分钟吧。二来是锻炼和弹琴也没了,那咋办嘛,锻炼没了,谁知道你会不会因为现在的精神疲劳造成身体健康的进一步恶化,很明显准二战争就有这个趋势。第二点就是熬夜问题,为了娱乐的无节制熬夜,为了娱乐和早上赶车,你的睡眠时间连7个小时也没有,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精神问题会逐步发酵的。

但是痛苦也要有个限度,你不能头铁乱撞,别人读了研究生过来的,你不可能恶补过来,痛苦本身也不是进步啊,找到一个合理的状态,慢慢走就好了,搞那么痛苦,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啊。时间是有限的,而效果是未知的,那么怎么可能搞什么梭哈式进军?人家vida是看得见收益率,所以乐意在币圈梭哈,但是你不是那个人,也看不见收益率。

题外话是,其实新鲜派健身计划和爱丽丝方案挺有启示性,锻炼身体这个收获是很直接的,不会说你事倍功半或者颗粒无收的情况。爱丽丝更是证明,只要愿意磨,入门级别的挑战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进阶怎么搞?没有任何人知道。现在致爱丽丝这个指法也差不多忘光了,但是我不会忘记我自己我的这个尝试。

—-《铁头乱撞》

其次就是健身这个事也搞起来了,感觉对于压力缓解和大脑放松蛮有好处的,粗气一喘,就不太会有头昏脑胀的问题了。下一步就是我该怎么把史学派和爱丽丝方案重启过来,我觉得这俩还是蛮有必要的。

—-《扬长避短》

1.难学的就去寻找巧方法,找好资料好视频,找牛逼人问,别拿时间死磕,磕不了四分之一就犯困,忘了会议补贴吗?

2.减少通勤时间,每天上午一个半小时,下午仨小时,五点吃东西上车,一去一回四个小时,都快赶上我学习时间了,学的东西难,回家还要放空大脑,必须想办法搞掉通勤时间!

3.在减少通勤时间的前提下延长睡眠时间,发展锻炼时间,准备小幅度的音乐时间。十一点多睡觉七点起床,事实上是很紧张的,经常跑到公交车补觉,这是不好的,锻炼不仅缓解身体疲劳和久坐问题,精神压力也能缓解。

—-《攻守兼备》

我们现在认为,功名辻路的状态以及准二战争本身的学习状态,就是一种后圣夜的不太成功的战时经济。时间动员率不够,士气补给也存在问题,最后为了释放压力导致晚上睡眠时间也受影响。

这里存在极其明显且严重的问题,时间呀士气呀。

如果没有全面投入的士气,那么其实加大时间投入肯定是有效率损失的。士气层面收到了就业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不过圣夜体系在控制步速的前提下能够有动员能力保底,这也就是我们所提出的最终保留产能。

不过五个月的时间感觉还是不够用,英语很难在每天一个小时的强度之下把词汇量和阅读能力堆上去,即使是初中我们不仅平均每天都有英语课而且还有做英语额外阅读习惯对吧,干背单词没有实际意义,记忆效率很低,而且晚上的时间没有动员起来,如果英语和政治是集中一个月突击的话,那么就是说生物两个专业课三个月就得解决问题,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最好还是想想办法每天拨出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搞英语和政治。

要拨出时间就要考虑士气和动员能力的问题,当然也可以以钟世纪体系推进时间动员率,但是代价是接纳孤立主义,你能接受自己的研究生或者是博士本身就是在象牙塔的环境里,同时还有孤立主义复辟的恶劣影响吗?那样我们的家庭梦想就将破碎。并且会失去法商派和浪潮派的利益。

本身要保障自由化和开放化的前提之下能够增加动员能力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小胜利来加强自信心和支持率,从而加大时间投入能力。虽然所谓胜利恰恰是本科四年最缺乏的,有些劳有所获的愿景竟然被叫做帝国主义战争奇迹,真是可笑又可悲,社会文化正好也是这个鬼样子,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我们仍然需要自信力。

我们可以尝试着去发展一种埃理希雅战时经济,虽然讽刺的是我越是从埃理身上获取进步力量,那么从女生的角度来说,她越看不起我,也就说埃理越好用她就离我越远,挺得过匈人挺不过西哥特的西罗马就是这个样子了。(更搞笑的是我这个人也不差,但是居然在这个领域屡屡受挫,当年准则派怎么起来的,未来准则派就会怎么肆虐,纵使孤立主义已经动摇,这个问题毕竟没有解决。)

或者是一种近爱丽丝战时经济,虽然本身困困也不好用,涩鱼跑路了,但是爱丽丝作为精神图腾还能用一段时间,加压吧,然后用音乐和运动化解烦恼吧。看看能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