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年糕
优质年糕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其实吧,在27日我就想发这篇文章了,但是一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知道最近几天尘埃落定,不能再拖了,就必须把关于新鲜派和我个人的未来在这里写清楚了。
首先对于考研这个事,还是算了,很明显我们是不适合长期备考多门科目的。一方面前线有问题,假如有些知识点和题型不会,我们没有把握在自学的前提之下解决问题。其次就是后勤士气的问题,长期的备考很容易空耗士气,因为没有短期的反馈,简单来说就是没有进度条,就算用小模考也不能当作反馈。我们当时考托福,一个半月士气损耗已经十分严重了,回到学校换了环境稍微好一点,但是可用的时间也变少了。现在假如要考五门科目,数学英语政治生物化学,而且还有大量的学习和备考计划,这是很容易中途掉链子的。我们最近一次的新鲜派锻炼计划和爱丽丝方案是靠着不改大方向但是寻求新理论来维持热情,比如新鲜派一开始是为了解决亚健康问题,后来为了体测锻炼臂力,然后回到深蹲发展卷腹,然后下一步开始有了新的锻炼方向,爱丽丝方案也从致爱丽丝到识音训练有这么个转变,当然在考试周这些计划逐渐很难维持了,但是无论对于长期计划的探索还是对于个人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现在我们需要反过来审视准二战争了,我们缺乏求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了小厂算不算“历练自己”?选择自己喜欢但是不擅长的东西算不算“坚守本心”?我个人的“独特竞争力”在哪里?以及如果一个工作不稳定该怎么看待(兴趣小组)?怎么跨专业投简历(反正不该海投)?这些都有太多的东西值得考虑,我们目前的态度,技术、销售、客服、运营,准备四份简历模板,然后大规模官网投递,无论是利用36氪这样的网站来找融资公司,还是boss一键海投,甚至进一步我们可以在公众号和小红书获取信息,我们总是需要更完备的作战方案。虽然,销售客服运营我们算是零基础,但是零基础意味着没有心理负担也不需要准备面经。像是找技术岗,难道还要准备Java和Python笔试和算法题吗?我看大可不必。因为我没有那个时间,官网投递要改简历要进官网,还有杂七杂八的准备,一个小时投不了十份简历,但是都不能约面试,你还让我准备这准备那,计算机基础,像是网络、os、计组、数据库、简单算法我倒是可以考虑,超过leetcode热题100的一概不考虑。
漫漫秋招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