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原理
功利原理
复兴派到底在干什么?
先为之不可胜,后待之敌之可胜
坚持是个困难的事,但是某一天会看到效果的,比如你看现在打cs瞄准是不是舒服很多了?
现在的状态太过于煎熬,以至于我逐渐觉得坚持这个事比勇敢更难了。
虽然我们总是说功利这个事是不好的,我们需要去坚守一个目标,但是怎么说呢,运气过于差劲的时候,坚持的价值也是有限的。
很直接的例子就是大一冲hi工大和绿点没有成功,那么之后长期坚持在搞前端上就已经承受了完全自学所带来的技术体系不完备问题。比如去买埃理云服务器,运维解决不了的博客问题,最后就只能一直放着,直到某一天某个派系提出计划,获取到了一定的时间预算,那么这个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性,但是仍然你所解决的问题,无论是效率还是效果都很严重的受制于自己的能力和视野范围。编程的话,这个问题很常见,比如做一个小程序,某个环境就是配不好,要么和他死磕,要么就找人问,死磕还解决不了问题的话,这个问题就只能绕开了。所以有些同学搞单片机失败个一两天可能以后就再也不想搞硬件了,其实是一种悲哀。但是这个悲哀一直在持续着,直到孤立主义问题爆发,转型运动失败的时候仍然还存在,那么慢慢的,一种投机而不是坚守的种子就萌芽了。
抛开各种杂七杂八的潮起潮落,假如我们说大二没有找到实习不是十分严肃的问题,所以你应该继续坚持前端学习,尝试在这个方向找工作,可以这么说,但是完全自学的视野和技术栈方面的缺陷,以上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那么运气好一点无非就是找到了实习,运气更差的话,可能准二战争会再次爆发。如果走老路走不通的话,去试试走新路吗?所以我们偶尔会尝试学学java或是solidity,我们不排斥完全的新路,不是因为我们有开拓的能力,是因为没有走好老路的能力。这么看就很被动了。
孙子兵法有言:先为之不可胜,后待敌之可胜。就是讲,如果实在找不到一个美好的机遇,那么先做好自己的守备工作,不要被别人打垮了,那么等不到反击的那一天了。我们现在,无论是改组的浪潮派的社交运动还是复兴派提出的一系列倡议,都是希望如果找不到志同道合共同进步的同学,至少先把自闭的社交环境解决一下,当然浪潮派太理所当然了,所谓什么共同进步,更有可能的结果是像同学工作室那样,搞三个星期压力太大就原地解散了,暴露出来的管理合作问题弊端比共同进步的利润还多的多,挺可惜了。复兴派其实是可怜的孩子,因为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有可能和我共同进步的女生,但是我没有个人吸引力,同时那个女生也没有意愿继续良师益友发展下去,我们的确互相帮助过一段日子,那段日子虽然还是在准二战争之后雨静叶浮临时政府在头疼的做战后重建的工作的时候,但是我觉得那段日子某种意义上是我大学最美好的日子了。为了一个共同进步的女生我等了三年,我的二十岁又有几个三年?这是消极的说法,积极的说法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努力,去撼动了上帝的旨意。我的命运就算再怎么不幸,摔倒之后我总能站起来,受伤之后我总能愈合,内耗之后我总能勇敢的再次向前看,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甚至还有点幸运。
所以假如有一天,中央派的米娜桑质询某一个钟世纪之后,圣夜之后,沙赫特之后,技官之后,浪潮之后的某个新派系,问他为什么急于求成,为什么没能坚持最开始的计划,也许我们就能把这一切,也就是功利的原理讲出来:诺尔酱,还记得我们走新路的理由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走好老路吗?还记得上次摔倒我们是有多么痛苦吗?还记得我们到底怎么走出伤痛来的吗?就当不是为了我们,而是为了避免上次的灾难再发生一次,放弃过去的梦想吧。
但是这个东西吧……看起来像是大儒辩经,听上去像是大儒辩经,说起来也像是大儒辩经。不过我很好奇如果不用什么新的方向的话,怎么去解释那种灾难性的失败,和在同等道路的又一次行军的正当理由。而且这种垃圾话是不应该说出来的,至少要换几个词,因为我们的梦想其实很简单,就是能和自己可爱的老婆和自己和子女和父母幸福的生活下去,这个东西是不能变的。虽然这个梦想越来越难以实现,但是唯独这个梦不能放弃,唯独这个事不能功利,难道还有什么成本比一千五百万元更高吗?
好好好该写的东西写完了,现在我们讲一下下一步浪潮派或者复兴派应该瓜分的两块蛋糕:一是二游漫展,二是音游绘画。这里面很有一些意识形态的东西需要去融合和接纳。在我看来,我要关注那些美丽又有趣游戏的玩家群体和他们的意识形态,他们当中也许能为我创造一些机会,但是目前需要行之有效的产能计划,最好是像爱丽丝金属或者史学派小工厂这样的预算分配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