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涩就班

复兴派到底在干什么?

先为之不可胜,后待之敌之可胜

大空间经济会造成一种很严重的功利和短视问题。很多重要的,必须长期发展的东西没有更多的可能性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起,并且持续坚持下去。

我现在不仅是在讨论埃理金属和找工作的问题。如果真要说坚持的困难性的话,从这个角度来看埃理问题的轮式进攻反而是最有可能长期坚持下去的方案。即使我们之间在七个月内的交流少得可怜,但是不妨碍中央派的人大张旗鼓地宣称“如果我们和平发展经济就能略压一头,我们没必要像德国人一样重蹈覆辙,点燃欧洲战火。”他们愚蠢的宣传能力仿佛在说这个事情已经稳了一样,但是实际上我们仍然不知道事情是否至少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因为不确定性毕竟太多了,而且阻力也很多。

那么假如说,在东京漂移之后,你没有办法担保自己的剩余收益,就是担保在某个地方实际工作的收入减去生活成本所剩余的收益是可靠的,必然会存在长期的烦躁与焦虑。而这个问题不像是短期能解决的。但是也是不得不以动员的方式来诉诸解决的。要知道我们上次就是在考完托福之后持续找工作,最后竟然一事无成,从大一下学期以来到转型运动失利所积压的矛盾终于爆发了。

那么就不是没有理由去做从简历面试到内推的长线战斗,但是你甚至没有实际的长线作战能力,仿佛丢了一个技术栈过了一段时间就不知道学什么了一样。

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为什么上一次我们失利了呢?这个问题是一个没有意思但是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很难回答的系统性问题。就好像我家孩子怎么搞才能学习好?或者我的4060为啥跑的图比你们差了这么多?我们当然可以用各种论调说每一场战役的失利,但是就算是从施里芬计划到鲁登道夫攻势全都论证一边,就算把德二吹上天去,也改变不了你国向西过不了巴黎香槟,向东过不了彼得格勒斯摩棱斯克,向南卡死在特伦蒂诺,向北被都在北海,让希佩尔泪流满面的结果。

如果事情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条可预见的轨道,但是代价是没有酣畅的的大胜利,很有可能为了获取胜利的转机还有做长期的准备,那么到底是勇敢去打开局面还是坐等呢?这个问题我们讨论过很多次了,我们会去等待和坚持,但是说实话,坚持真是很难得事情,尤其在事情总是不断变化的情况之下。

如果当狂热褪去,你发现自己本来就没有过某个机会成功的可能性,但是退路是很明确的,那么这个结果也只能接受了吧?

所以复兴派到底在搞什么鬼啊,如果你们要等待战机,就得长期冷藏,用时空上的遗忘去为下一次进攻蓄力,如果复兴派看到仍然在扩张的行动或是长期的不利状态,他们能不能坚持下来呢?

但是浪潮派对于五一的计划充满了信心,比起上一个五一去找人一个也没见到,这次能见到人甚至玩开心的成功率可不小。从这个角度看,准二战争那样的悲剧不会再次发生了。

工作方面,我还在等待,一方面这几天我看看有没有能力把网课完善一下,等到周末或者是周二到周三,我就该去联系对接了,因为这个工作没有后文,我都不知道成果的可能性有多大。要想捡起来前端,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吧,幸好第三四周没有啥课业,但是如果没有所谓对接的话,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威廉金属?的计划另外一方面也要做前端准备了。

坚持是个困难的事,但是某一天会看到效果的,比如你看现在打cs瞄准是不是舒服很多了?

但是过去的事不可能再次回来,失败的比分就像泼出去的水。与其讨论什么复兴伟大理想,还不如去思考怎么去抓住下一次机遇。你看无论是最早的实习还是漫展这个事都是一种再尝试。但是我们一定要避免砸工厂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