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

可是这个局面就是你自己选择的,你自己选了这条道路,你不应该在半路上说什么自己不自由

很久很久以前,(好吧,圣夜维新前我就一笔带过)由于诸多失利,我们选择了一条出国的道路,在大一的时候,我一边看着优秀的留学生既有实习又有科研文章甚至可能还有其它的软实力,而后我们制定了我们的四年计划。

今天,或者说故事逐渐发展下去的今天,我们很有可能按照预定计划,将整个大三的时间用于英语学习,而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这个问题是相当个性化的问题,首先是我们一脉以呈的大空间经济,我们的时间精力很难去分散,也许你可以说有些人它可以多开几条战线,但是我们尝试过很多次,在逐步的磨合中最后一步一步地选择了单一方向发展的模式。最近也最直接的一次就是我们的准二战争,这个就是在有限时间之下的多开,效果的确不好。

第二点是在动员法改革之后,我们更加不具有动员时间的潜力。因为我们以前所能够有的时间动员计划,是有点像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我们在这方面也吃过很多的亏,无论是心态身体还是社交关系上都是的。如果你说经济复员是一个不够好的甚至有点作茧自缚的决策,你是完全不能否定动员化也会恶化我们的生活状况的。

第三点还是老生常谈的违宪问题,因为诺尔堡中央,星闪核心会议就已经在大二下点清楚这个问题,一是专注于绩点,我会浪费很多时间,但是出国明显的变得不那么香了。同时还点明过一个问题就是大二下暑假的时间分配问题,当时你们说一定要去上海,就算是失两个月的业,也一定要过去。这是过于激进的,还有一种选择就是趁着暑假赶紧考英语,然后把这段时间留给大三暑假找实习,当时你们得出来的妥协方案是这样的,最后效果不好你不能怪他们。

如果这的确也是我们选择的一条道路,也只能这么走下去了

但是问题在于工业经济。我的时间精力本来就得省着用,现在直接拨出一年搞英语,半年搞申请,然后过去之后还有独特的适应时间和读研的压力,我的确不太明白在这四年之内我到底都在干什么了,从我的同平台的水平相近的同学来看,他们大三大四再不济也可以从外包干起,然后两年的积累社招跳槽,好点就是小满的路线,差一点也可以步入正轨。但是我这四年没有技术上的发展,的确是很落后的。

从我认识的社会人士来看,可能我的同龄人……就算是读高职高专的孩子也能找到一份劳动时间长但是也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大学四年以及之后的读研更像是花钱上班,真的学到了东西吗?如学。这个局面的确非常搞笑呢。

三是埃理和姐姐lucaaus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么我觉得社运派是应该感到羞耻的。